赤峰市
赤峰 昭烏達 昭烏達盟 內蒙古赤峰 內蒙古赤峰市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赤峰市 赤峰歷史沿革 赤峰行政區劃 赤峰地理環境 赤峰自然資源 赤峰人口 赤峰政治 赤峰經濟 赤峰社會事業 赤峰交通運輸 赤峰名優特產 赤峰風景名勝 赤峰著名人物 赤峰城市榮譽
赤峰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的9個地級市之一,駐地松山區。赤峰為紅山之意,蒙古語“烏蘭哈達”,因城區東北部赭紅色山峰而得名。赤峰市原為昭烏達盟,昭烏達為蒙語,漢譯“百柳”之意;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蒙冀遼三省區交匯處,東南與遼寧省朝陽市接壤,西南與河北省承德市毗鄰,東部與內蒙古通遼市相連,西北與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交界;市地處內陸,屬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全市總面積90021平方千米,轄3區7旗2縣;2017年常住人口431.5萬人。是內蒙古第一人口大市,內蒙古東部中心城市。截至2018年6月,赤峰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0處,以境內地名命名的文化8個。因紅山文化“國寶”碧玉龍的發現,赤峰又被稱為“玉龍之鄉”。赤峰地區曾是遼王朝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其兩大都城遼上京和遼中京分別坐落在巴林左旗和寧城縣境內??哂H王府是國內現存規模最大的清代蒙古族王爺府。紅山文化遺址、遼文化...
詳情內蒙古赤峰市有2個縣
內蒙古赤峰市有7個旗
赤峰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的9個地級市之一,駐地松山區。赤峰為紅山之意,蒙古語“烏蘭哈達”,因城區東北部赭紅色山峰而得名。赤峰市原為昭烏達盟,昭烏達為蒙語,漢譯“百柳”之意;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蒙冀遼三省區交匯處,東南與遼寧省朝陽市接壤,西南與河北省承德市毗鄰,東部與內蒙古通遼市相連,西北與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交界;市地處內陸,屬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全市總面積90021平方千米,轄3區7旗2縣;2017年常住人口431.5萬人。是內蒙古第一人口大市,內蒙古東部中心城市。
截至2018年6月,赤峰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0處,以境內地名命名的文化8個。因紅山文化“國寶”碧玉龍的發現,赤峰又被稱為“玉龍之鄉”。赤峰地區曾是遼王朝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其兩大都城遼上京和遼中京分別坐落在巴林左旗和寧城縣境內??哂H王府是國內現存規模最大的清代蒙古族王爺府。紅山文化遺址、遼文化遺址已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018年,赤峰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49.8億元 ;12月,農業農村部確定為第二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2019年8月13日,入選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晚商到戰國,活動于赤峰的主要是東胡系民族。戰國后期,燕在邊境構筑的燕北長城,從赤峰南部穿過。赤峰南部為燕之右北平郡,治所在寧城黑城。
赤峰市 (44張) 秦并六國,迄于隋唐。隋唐時設饒樂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
遼代,全境屬上京臨潢府和中京大定府。上京是遼王朝的首都,中京是最大的陪都。
金代,地方行政區域設置為路、府、州、縣。今赤峰市全境屬北京路。
元代,屬中書省的上都路、遼陽行省的大寧路、全寧路和應昌路。
明代,在邊疆地區設置都司、衛所和屬部進行控制。地區的設置大體以永樂(1403-1424年)初年為線,分兩個時期。前期屬大寧都司,后期屬奴兒干都司所轄的兀良哈三衛。
清代,大部屬昭烏達盟,部分屬卓索圖盟。
民國前期,全境先后屬于熱河特別區和熱河省。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到1949年10月1日,南部分別屬于熱遼行政公署設置的熱中專區、二十二專區和熱遼專區;北部先屬東蒙古自治政府設置的“昭烏達省”和熱北專區,后屬昭烏達盟。統屬熱河省。
1949年10月1日到1955年12月31日,北部為內蒙古自治區昭烏達盟,轄阿魯科爾沁、巴林左、巴林右、克什克騰4旗和林西縣;南部敖漢、喀喇沁、翁牛特3旗和寧城、赤峰、烏丹3縣及赤峰市屬熱河省。
赤峰市地圖 (5張) 1956年1月1日,熱河省撤銷,其所轄敖漢、喀喇沁、翁牛特3旗,寧城、赤峰、烏丹3縣劃入昭烏達盟,昭烏達盟人民委員會由林東遷駐赤峰。
1969年7月5日,昭烏達盟從內蒙古自治區劃歸遼寧省。
1979年7月1日,昭烏達盟由遼寧省劃回內蒙古自治區。
1983年10月9日,全境稱昭烏達盟,轄阿魯科爾沁、巴林左、巴林右、克什克騰、翁牛特、喀喇沁、敖漢7旗,林西、寧城、赤峰3縣和赤峰市。
1983年10月10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昭烏達盟行政公署建制,建立赤峰市,實行市管縣體制,其所轄地域與原昭烏達盟所轄地域相同。新建立的赤峰市設3區,管轄7旗2縣,即:紅山區、郊區(今松山區)、元寶山區;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騰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漢旗;林西縣、寧城縣。
截至2017年底,赤峰市共轄12個縣級行政區,包括3個市轄區、2個縣、7個旗,分別紅山區、松山區、元寶山區、林西縣、寧城縣、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騰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漢旗。 赤峰市人民政府駐松山區玉龍大街1號。
區域 | 面積(平方公里) | 郵政編碼 | 下轄區劃 | 政府所在地 |
---|---|---|---|---|
紅山區 | 506 | 024010 | 2鎮、11個街道 | 橋北街道橋北大街1號 |
松山區 | 5618 | 024020 | 9鎮、5鄉、7個街道 | 松州街道友誼大街 |
元寶山區 | 952.14 | 024030 | 5鎮、1鄉、6街 | 城區街道寶山路銀河街交匯 |
寧城縣 | 4305 | 024200 | 13鎮、2鄉、3個街道 | 鐵西街道燕京街 |
林西縣 | 3933 | 025200 | 7鎮、2鄉、2街道 | 城北街道松漠大街 |
阿魯科爾沁旗 | 14277 | 025500 | 14個蘇木鄉鎮、2個街道 | 天山鎮 |
巴林左旗 | 6644 | 025400 | 11個蘇木鄉鎮、2個街道 | 東城街道契丹大街 |
巴林右旗 | 10256 | 025100 | 4個蘇木、5個鎮、2個街道 | 賽罕街道索博日嘎街 |
克什克騰旗 | 20673 | 025300 | 13個蘇木鄉鎮、3個街道 | 經棚鎮 |
翁牛特旗 | 12000 | 024500 | 8個鎮,2個鄉,4個蘇木,2個街道 | 全寧街道新華街 |
喀喇沁旗 | 3050 | 024400 | 9個鄉鎮,2個街道 | 錦山街道錦山大街 |
敖漢旗 | 8300 | 024300 | 16個鄉鎮蘇木、2個街道 | 惠州街道新惠路 |
赤峰市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東北地區西端,西遼河上游,大興安嶺西南段山脈與燕山北麓山地,內蒙古高平原、西遼河平原的復合截接部位。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橫貫赤峰中部。地理坐標介于北緯41°17′10″-45°24′15″,東經116°21′07″-120°58′52″??偯娣e90021平方公里。
赤峰市地處內蒙古東南部,位于大興安嶺南段和燕山北麓山地,西拉木倫河南北與老哈河流域廣大地區,是內蒙古高原、冀北丘陵和遼寧平原的截接復合部位,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質構造,呈三面環山、西高東低、多山多丘陵的地貌特征。赤峰市地形地貌情況復雜多樣,層巒疊嶂,丘陵起伏,峽谷相間,溝壑縱橫,只有小塊山間平地和沿河沖積平原,結構為“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地自然類型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川地、平地交錯分布。大體分為四個地形區:北部山地丘陵區、南部山地丘陵區、西部高平原區、東部平原區,海拔高300~2000米。東部在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匯流處大興三角地區,海拔高不足300米,為赤峰市地勢最低地帶;西部克旗、松山區和河北省圍場縣交界處的大光頂子山,海拔高2067米,為赤峰市第一高峰。主要山脈有大興安嶺南段、努魯兒虎和七老圖三條山脈。全市地勢比高1700米左右。河流基本順自然地勢自西而東,匯入西遼河入海,水流湍急,落差較大。
赤峰市地處內陸,屬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為0-7℃,全市年平均氣溫的分布由西北向東南遞增。全市年平均降水量為381毫米,大部地區為350-450毫米。由于受地形和季風影響,降水量分布趨勢自西南向東北逐漸減少。全市各地日照時數多在2800-3100小時。四季分明。冬季漫長寒冷,雪少風多。春季升溫快,干旱多風。夏季短促,雨量集中。秋季氣溫下降快,霜凍來臨早,多晴朗天氣。
赤峰市境內共有4條流域,即西遼河流域、內陸河流域、大凌河流域、灤河流域。流域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333條,形成了西遼河、新開河、叫來河、大凌河、達里諾爾、錫林郭勒、老哈河、灤河八大水系。全市有大小湖泊128個,其中常年水域面積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12個。面積最大的達里諾爾湖為蘇打型半咸水湖,最大的人工湖是紅山水庫,容量可達25.6億立方米。其他比較著名的有其甘泡子、布日敦泡子、達拉哈湖、小河沿水鄉等。
赤峰市地處遼河流域的最上游,是西遼河流域的主要產流區。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汛期降水占全年80%以上,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600-2500毫米。全市水資源總量為38.98億立方米。水資源人均占有水量851立方米,是全國人均占有量的40%,遠遠低于國際公認的人均占有水資源量1700立方米的警戒線,屬于典型的水資源匱乏地區。
美麗的赤峰 (7張) 赤峰市地跨大興安嶺和華北地臺北緣兩大金屬成礦帶,是國內重要的貴金屬和有色金屬基地之一。2010年,赤峰市被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有色金屬之鄉”,成為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地級城市。據專家估測,全市礦產資源遠景儲量的潛在價值在5萬億元以上。目前,全市已發現礦產資源83種、礦產地1600多處,主要礦產有銅、鉛、鋅、錫、鎢、鉬等有色金屬,金、銀等貴金屬以及錳、鐵等黑金屬,儲量豐富,價值可觀。境內石灰石、螢石、硅石、電氣石、葉臘石等非金屬礦產資源也非常豐富。其中,巴林石已成為四大國石之一?,F全市已設探礦權900多個、采礦權857個,已建成敖漢旗撰山子金礦、敖漢旗金廠溝梁金礦、松山區柴胡欄子金礦、喀喇沁旗大水清金礦、克什克騰旗拜仁達壩銀礦、克什克騰旗銀都礦業銀多金屬礦、巴林左旗白音諾爾鉛鋅礦、巴林左旗紅嶺鉛鋅礦、巴林左旗雙尖子山銀多金屬礦、林西大井子銀銅礦、阿旗敖侖花銅鉬礦、克旗黃崗梁鐵礦、克旗維拉斯托鉛鋅礦、元寶山煤礦等一大批骨干型礦山企業。主要礦產資源保有儲量:金271.3噸,銀3.4萬噸、銅87萬噸、鉛552.8萬噸、鋅907.4萬噸、鎢14.9萬噸、錫84.5萬噸、鉬41.5萬噸、鐵5.9億噸、煤30億噸。
赤峰市土壤總面積13306萬畝。共分17個類型、39個亞類、142個土屬。棕壤、暗棕壤、灰色森林土,是赤峰市境內的主要山地土壤,占全市土壤總面積的14.5%。
赤峰市地形、氣候以及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性決定了植被類型的多樣性,赤峰市處于華北、東北以及蒙古植物區系的交接地帶,各植物區系在市境內相互滲入,植被成分復雜,又具有一定的過渡性。主要植被類型可劃分森林、灌叢草原、草甸草原、干草原、草甸、沼澤、沙生等植被。赤峰南部地區多華北植物種類,東部多東北植物種類,北部多為大興安嶺植物種類。由于赤峰地理位置獨特,南北氣候差異較大,野生植物種類繁多,資源豐富。全市共有野生植物1863種,其中586種植物具有野生藥用價值、739種植物具有飼用價值。
赤峰市共查明脊椎動物497種,其中魚類37種,兩棲類5種,爬行類15種,哺乳類63種,鳥類377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72種,包含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11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54種。境內老哈河和西拉木倫河沿岸濕地、紅山水庫、達里諾爾、扎格斯臺等內陸湖濕地和草原區是鶴類、大鴇、大天鵝、雁鴨類候鳥的遷徙通道和驛站,其中雁鴨類遷徙候鳥是赤峰市遷徙和繁殖候鳥的主體,遷徙季節,僅達里諾爾就停歇大天鵝7萬余只,大天鵝和鴻雁在各湖沼都有大量停歇棲息。廣大的次生林區是猛禽生息繁衍的地方。
截至2017年底,赤峰市常住人口431.5萬人,比上年增加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13.1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9.38%,比上年末提高1.09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30.87%,比上年末提高0.04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4.5萬人,出生率為10.5‰;死亡人口2.8萬人,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長率4.2‰。 赤峰市有蒙、漢、回、滿等30多個民族。
2017年,赤峰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06.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0.6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502.7億元,下降0.2%;第三產業增加值623.5億元,增長6.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2641元,增長3.5%。從產業結構看,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20.0:35.7:44.3調整為21.6:33.6:44.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5.7%、-1.4%和75.7%,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9、-0.1和2.8個百分點。
2017年,赤峰市城鎮新增登記失業人數2.7萬人,新增就業人數2.9萬人,登記失業率4%。全市農村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人口69.4萬人。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101.5%,比上年上漲1.5%。分八大類消費類別看,呈現七升一降。食品煙酒價格下降0.3%,衣著上漲1.5%,居住上漲2.7%,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9%,交通和通信上漲1.0%,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0.3%,醫療保健上漲9.6%,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0.5%。
2017年,赤峰市完成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0.7億元,比上年減少11.1億元,下降6.3%;有5個旗縣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過5億元,其中,紅山區超過20億元,元寶山區、松山區超過10億元,巴林左旗、克什克騰旗超過5億元。全年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462.6億元,比上年增加23.7億元,增長5.4%。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4.4億元,增長6.4%;公共安全支出15.9億元,下降11.2%;教育支出87.2億元,增長5.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2.5億元,增長0.7%;醫療衛生支出43.5億元,增長13.9%。全市財政用于民生方面支出達366.7億元,增長6%,占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9.3%。
2017年,赤峰市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07億元,比上年增長2.8%。其中,內資企業投資1487.9億元,增長3%;港、澳、臺商投資企業投資7億元,增長88.5%;外商投資企業投資5.5億元,增長179%;個體經營投資6.6億元,下降55.6%。從三次產業投資看,第一產業投資326.6億元,增長60.5%;第二產業投資459.4億元,下降8.8%。其中,工業投資459.1億元,下降8.7%;第三產業投資721億元,下降5%。從項目隸屬關系看,地方項目完成投資1454.8億元,增長5.3%;中央項目完成投資52.2億元,下降38.3%。
2017年,赤峰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21元,比上年增長8.9%。分城鄉看,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60元,增長8.5%;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52元,增長8.8%。全年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2868元,比上年增長5.7%。分城鄉看,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6308元,增長5.1%;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0092元,增長6.5%。年末城鎮居民現住房屋人均建筑面積30.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平方米。農牧民人均居住面積27.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平方米。
2017年,赤峰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92.2萬公頃,比上年下降1.2%。糧食總產量503.6萬噸,比上年增長0.1%。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23.3萬噸,增長34.2%;甜菜產量132.4萬噸,增長16.5%;蔬菜產量453萬噸,下降6.5%;瓜果類產量27.2萬噸,增長6.1%。牧業年度(六月末)全市牲畜存欄1985.3萬頭(只),比上年減少246.7萬頭(只),下降11.1%。牲畜良種及改良種率84.8%,比上年降低5.6個百分點;牲畜出欄率61.6%,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其中,豬出欄362.6萬口,牛出欄139.5萬頭,羊出欄832.8萬只;能繁殖基礎母畜存欄957.7萬頭(只),比上年減少153.5萬頭(只)。全年肉類總產量48.7萬噸,下降0.9%。其中,豬肉產量13.6萬噸,增長2.9%。牛肉產量11.4萬噸,增長11.3%。羊肉產量10.2萬噸,下降0.6%;禽肉產量10.7萬噸,下降16.3%;奶類產量34.8萬噸,下降14.1%;禽蛋類產量30.3萬噸,下降14.2%。
2017年,赤峰市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351.6億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法人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0.5%。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增加值下降38.8%,集體企業增加值下降94.3%,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3.5%,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加值增長19.5%,其他企業增加值增長24.8%;輕工業增加值增長6.1%,重工業增加值下降1.3%;冶金、能源、食品、醫藥、建材、紡織、化工和機械八個重點行業增加值增長1.6%,對規模以上工業的貢獻率達305.7%,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5個百分點。
2017年,赤峰市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看,全市原煤產量1388.8萬噸,比上年下降21.5%;發電量253.4億千瓦小時,增長11.5%。其中,風力發電80.7億千瓦小時,增長35%;鐵礦石原礦量337.6萬噸,下降86.4%;十種有色金屬46.2萬噸,增長6.3%;鋼材241.8萬噸,下降26.5%;水泥424.5萬噸,下降37.5%。
2017年,赤峰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99.2億元,比上年增長1.8%;實現利潤58.9億元,比上年增長138.5%;產品銷售率98.7%,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全年建筑業完成增加值151.1億元,比上年下降0.1%。全市具有建筑業資質等級的建筑施工企業151個;施工企業房屋建筑面積1143.6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9.8%;竣工房屋面積457.9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8.1%;房屋建筑竣工率40%。全年新開工項目2046個,比上年下降24.8%;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額140.1億元,增長27.4%;商品房銷售面積241.3萬平方米,下降16.5%;商品房銷售額115.7億元,下降20%。
2017年,赤峰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58.2億元,比上年增長8.3%。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622.6億元,增長8.1%;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135.6億元,增長9.1%。全年商品銷售(營業)額1854.1億元,增長15.6%。按消費類型統計,批發業銷售額942億元,增長18.1%;零售業銷售額778.1億元,增長13%;住宿業營業額26.5億元,增長13.1%;餐飲業營業額107.5億元,增長13.9%。
2017年,赤峰市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7.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6.8%,化妝品類增長7%,金銀珠寶類增長9.1%,日用品類增長8.4%,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9.5%,家具類增長32.9%,建筑及裝潢類材料類增長10.2%,汽車類增長0.4%,石油及制品類增長5.4%。
2017年,赤峰市對外貿易企業實現進出口總額60.9億元,比上年增長7.4%。其中,進口44.3億元,增長3.5%;出口16.6億元,增長19.5%。全年實際利用外商投資1.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1.9%。
2017年,赤峰市郵電業務總量58.1億元,比上年增長16.3%。其中,電信業務總量53.1億元,增長0.7%;郵政業務總量5億元,增長32.2%。全市固定電話用戶29.8萬戶,比上年下降14.4%;移動電話用戶423.4萬戶,比上年增長6.4%。其中,全年新增用戶25.6萬戶。全年接待游客163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5%。旅游創收262億元,比上年增長15%。
截至2017年底,赤峰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2161.9億元,比年初增加319.3億元,增長17.3%。其中,住戶存款余額1277.4億元,比年初增加108.2億元,增長9.3%。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653.9億元,比年初增加272.4億元,增長19.7%。其中,中長期貸款余額1039.6億元,增長34.1%;短期貸款余額607億元,增長4.3%;個人消費貸款余額369.4億元,增長42.1%;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270.8億元,增長42.3%。
2017年,赤峰市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75.5億元,比上年增長19.8%。賠款和給付支出24.4億元,比上年增長27.6%。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5.9億元,增長11.7%。賠款支出15億元,增長26.3%;人身險保費收入49.6億元,增長24.5%。賠款與給付支出9.4億元,增長29.8%。
2017年,赤峰市鑒定科技成果41項。年內簽訂技術合同87項,合同成交額5992萬元。
截至2017年底,赤峰市共有普通高等學校4所,全年招收學生0.7萬人,與上年持平;在校學生2.3萬人,比上年增長4.2%;畢業學生0.6萬人,比上年增長3.5%。42所中等職業學校全年招收學生1.1萬人,比上年下降4.2%;在校學生3.2萬人,比上年下降6.7%;畢業生1.2萬人,增長0.8%。年末全市初中和小學在校學生分別為12.2萬人和24.7萬人,入學率分別為93.4%和100%。38所普通高中在校生8.3萬人。
截至2017年底,赤峰市擁有藝術表演團體10個,公共圖書館14個,群藝館、文化館13個,博物館15個。廣播綜合覆蓋率99.4%,電視綜合覆蓋率99.2%。
截至2017年底,赤峰市擁有醫療衛生機構362個,其中,醫院98個、衛生院241個、采血機構1個、婦幼保健機構13個、??萍膊》乐螜C構9個。年末全市醫療衛生單位實有病床位27423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29682人。
2017年,赤峰市體育運動員在國內重大賽事中沒有獲得獎牌。全年發展二級運動員81人。
截至2017年底,赤峰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43.7萬人,比上年增長9%。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62.6萬人,增長1.2%。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08.5萬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4.1萬人,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補助水平由上年的498元增加到572元。農村牧區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26.8萬人,最低生活保障年人均補助水平由上年的3308元增加到3833元。年末全市各類社會福利院實有床位9691張,收養4685人。
截至2017年底,赤峰市公路里程2.7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24.4公里。等級公路率達到99.4%。全年公路貨運量15293萬噸,比上年增長0.1%。貨運周轉量315.9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0.1%;鐵路貨運量1533萬噸,比上年增長3.7%;民航貨運量0.3萬噸,比上年增長28.2%。公路客運量2367萬人,比上年下降0.2%??瓦\周轉量27.2億人公里,下降0.1%;民航客運量121萬人,增長16%。
公路交通: 赤大高速(G16丹錫高速公路赤峰——大板段)、 赤朝高速(G16丹錫高速公路朝陽——赤峰段)、赤承高速(G25大廣高速公路赤峰——承德段)、 赤通高速(G25大廣高速公路通遼——赤峰段)、赤凌一級公路(南接在建綏中——凌源高速公路)、 內蒙古省際大通道,均已建成通車。另有G1611經棚——承德高速公路、S23赤峰——經棚高速公路在建
鐵路(出站):赤峰站為沈陽鐵路局所轄鐵路客貨二等站。
蒙古刀 | 林西水晶 | 巴林石 |
寧城老窖 | 馬奶酒 | 赤峰對夾 |
哈達火燒 | 對夾 | 寧城老窖酒 | 達里湖華子魚 |
鍋包肉 | 草原肉餅 | 哈達餅 | 鹿系補品 |
紅燒牛尾 | 紅燒牛蹄筋 | 干炸華子魚 | 干炒辣椒皮 |
敖漢杏仁乳 | 喀旗馬奶酒 | 赤峰啤酒 | 寧城老窖 |
沙棘飲料 | 厥菜 | 黃花 | 白蘑 |
排骨蒸餃 | 風干牛肉 | 山杏仁 | 哈拉海 |
截至2018年5月,赤峰市已開發旅游景區(點)90多家,被評為國家A級以上景區49個,4A級8個(克旗克什克騰石陣、克旗達里諾爾湖、喀旗親王府、翁旗玉龍沙湖、寧城道須溝、喀旗美林谷、敖漢溫泉城、左旗召廟)、3A級11個、2A級30個;全國工業旅游示范區(點)2處(克旗紫濛山莊、赤峰力王工藝),全國特色景觀名鎮(村)8個(克旗同興鎮、左旗林東鎮、右旗索博日嘎鎮、喀旗美林鎮、喀旗王爺府鎮、寧城黑里河鎮、松山區城子鄉瓦房村、敖漢旗四道灣子鎮白斯朗營子村)。有各個時期歷史文化遺址7300多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處,國家森林公園6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8處、國家級水利風景區8處,地熱溫泉3處,擁有世界級文化旅游品牌4處。在內蒙古自治區確定的31個旅游重點旗縣區(市)中,赤峰市占了7個。
遼上京遺址
遺址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內。
遼中京遺址
遺址位于赤峰市寧城縣天義鎮以西約15公里的鐵匠營子鄉和大明鎮之間的老哈河北岸。
白音敖包自然保護區
白音敖包自然保護區地處克什克騰旗西北部,渾善達克沙地邊緣。
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
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8°18′~118°55′,北緯4 3°59′~44°27′,總面積為10.04萬公頃。保護區地處大興安嶺南部山地,是草原向森林、東亞闊葉林向嶺北泰加林雙重交匯的過渡地帶。是大興安嶺南部山地生物多樣性的典型地段,也是大興安嶺南部山地景觀的縮影。
山峰達壩
赤峰市的山峰達壩(達壩,蒙古語。意為有山口的山)分屬于大興安嶺和燕山山脈兩大山系,大興安嶺山系的最高峰(2090米)就在赤峰市黃崗梁林區。主要景點有紅山、馬鞍山、黃崗梁、 茅荊壩、罕山、烏蘭壩、臺香山、 大黑山、 玉女峰(棒槌峰)、遮蓋山等。
巖溶洞穴
洞穴位于 喀喇沁旗十家滿族鄉上燒鍋村的石灰巖溶洞是內蒙古自治區首次發現的溶洞。該溶洞發現上下2層,各長150余米,有大小洞廳十余個。溶洞內有石鐘乳、石花、石筍、石幔、石珍珠等多種巖溶形態。
第四紀冰川遺跡
冰臼群中,以克旗大青山最為典型。在海拔1500米,方圓約2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有大小冰臼300多個,最大的直徑達10多米,最小的只有幾公分。并有冰石林、角峰、石河、刃脊等冰川地貌伴生。
沙地風光
赤峰市西拉沐淪河兩岸,是著名的科爾沁沙地的組成部分,有“八百里瀚?!敝Q。
湖泊水庫
赤峰市有大小湖泊近百個,比較大的有達里諾爾湖、其甘泡子、布日敦泡子、達拉哈湖、小河沿水鄉等。
熱泉和礦泉
赤峰市有3處 熱泉??似鞜崛隹谒疁?7℃,寧城熱泉出口水溫96℃,敖漢熱泉出口水溫66℃。
草原
赤峰市草原有貢格爾、 烏蘭布統、巴林和海哈爾塔拉草原。
山地森林
赤峰市森林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大興安嶺山地及南部的燕山山脈所屬的努魯爾虎——七老圖山地,以天然次生林為主。
冰雪旅游資源
赤峰市克旗的烏蘭布統、達里諾爾、黃崗梁等地,地處高寒地區,每年積雪在半年以上,厚度達50——100厘米,可開展滑雪、雪雕、冰雕、冰帆等多種冰雪旅游活動。
巴林石與巴林奇石館
巴林石是一種葉臘石,因產于赤峰市巴林右旗而得名。
草原那達慕
“ 那達慕”是蒙古族傳統的節日。每年夏季7月或秋季舉行?!澳沁_慕”蒙古語意為“娛樂”或“游戲”?!澳沁_慕”成為集娛樂、體育、經濟、文化于一體的綜合性草原盛會。游人可以在那達慕大會上欣賞到極具蒙古族風情的賽馬、摔跤、射箭等競技比賽,還有蒙古象棋、田徑、球類、拔河、秋千、跳板、射擊、 自行車、 摩托車等比賽項目和團體操、武術擒拿等表演。
大明塔 | 梵宗寺 | 遼太祖陵 | 喀喇沁王府 | 龍泉寺 |
薈福寺 | 遼“真寂之寺” | 遼祖州城遺址 | 榮憲公主墓 | 烏蘭布統古戰場 |
興源寺巴 | 拉奇如德廟 | 百岔川巖畫 | 根丕廟 | 后召廟遼石窟寺 |
遼慶陵 | 奈曼王府 | 城子山遺址 | 大井古銅礦遺址 | 寶山墓群 |
釋迦佛舍利塔 | 阿斯哈圖冰石林 | 大青溝 | 玉龍景區 | 冰臼奇觀 |
第四紀冰川遺跡 | 紅山國家森林公園 | 巴彥他拉草原響水玉瀑 | 貢格爾草原 | 勃隆克沙漠 |
克什克騰國家地質公園 | 打虎石水庫 | 南山生態園 | 達里諾爾湖 | 其甘沙漠 |
罕山 | 沙地云杉 | 翁旗紅山水庫 | 馬鞍山國家森林公園 | 寧城法輪寺 |
黑里河自然保護區 | 錫伯河 | 達拉哈草原 | 巴彥花水上游樂園 | 百興圖 |
姓名 | 活躍年代 | 事跡 |
---|---|---|
竇景庸 | 遼朝 | 陳國公、監國史纂修,在遼國政治、文化發展中起過重要作用 |
裴文和 | 近現代 | 革命烈士 |
麻俊坤 | 近現代 | 兩次榮立大功,并獲英雄獎章 |
清格爾泰 | 近現代 | 內蒙古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長 |
德伯希夫 | 近現代 | 指揮家、一級作曲家 |
烏國慶 | 近現代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首批八大特邀刑偵專家之一 |
馬德海 | 當代 | 內蒙古寧城集團董事長 |
斯琴高娃 | 當代 | 《中國電影電視藝術家辭典》榮譽主編 |
鮑喜順 | 當代 | 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高的人候選世界紀錄 |
王珞丹 | 當代 | 年度創新藝人 |
張瑋 | 當代 | 《記高一籌》節目的八大領唱之一 |
王麗坤 | 當代 | 專業舞蹈 |
于月仙 | 當代 | 趙本山的妻妹 |
孔二狗 | 當代 | 作家、編劇、微博紅人 |
閆安 | 當代 | 歌手,演員 |
南瑾 | 當代 | 網絡作家,模特 |
格格 | 當代 | 歌手 |
哈桑 | 當代 | 歌手 |
貢桑諾爾布 | 近現代 | 清末親王,政治家 |
鄭曉寧 | 當代 | 演員 |
郭樹東 | 當代 | CCTV-1星光大道節目評委 |
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市 | 全國社會治安治理“長安杯” | 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城市 | 全國雙擁模范城 |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 國家園林城市 |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 國家衛生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