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
鎮江 江蘇鎮江 江蘇省鎮江市 鎮江市 江蘇省鎮江 鎮江歷史沿革 鎮江行政區劃 鎮江地理環境 鎮江自然資源 鎮江人口 鎮江政治 鎮江經濟 鎮江社會事業 鎮江交通運輸 鎮江歷史文化 鎮江風景名勝 鎮江著名人物 鎮江城市榮譽
鎮江, 江蘇省轄地級市,是長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風景旅游城市 ,地貌走勢為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總面積3847平方公里,轄3個區、3個縣級市;2018年常住人口319.64萬人。鎮江曾多次更名:春秋時稱為“朱方”,戰國時改稱“谷陽”,秦朝時稱“丹徒”,三國時為“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設“南徐州”,隋統一后改置“潤州”,鎮江之名自北宋至今。 鎮江位于中國東南沿海、江蘇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中心,長江與京杭大運河唯一交匯樞紐;南靠常州和無錫,北鄰揚州,西銜南京;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中樞。境內京滬鐵路、京滬高鐵、滬寧高鐵、滬蓉高速公路、揚溧高速公路、312國道、104國道等通達全國各主要城市,長江流域第三大億噸港口鎮江港通江達海。2018年,鎮江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5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3.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8.40億元,下降4.2...
詳情鎮江, 江蘇省轄地級市,是長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風景旅游城市 ,地貌走勢為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總面積3847平方公里,轄3個區、3個縣級市;2018年常住人口319.64萬人。
鎮江曾多次更名:春秋時稱為“朱方”,戰國時改稱“谷陽”,秦朝時稱“丹徒”,三國時為“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設“南徐州”,隋統一后改置“潤州”,鎮江之名自北宋至今。 鎮江位于中國東南沿海、江蘇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中心,長江與京杭大運河唯一交匯樞紐;南靠常州和無錫,北鄰揚州,西銜南京;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中樞。境內京滬鐵路、京滬高鐵、滬寧高鐵、滬蓉高速公路、揚溧高速公路、312國道、104國道等通達全國各主要城市,長江流域第三大億噸港口鎮江港通江達海。
2018年,鎮江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5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3.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8.40億元,下降4.2%;第二產業增加值1976.60億元,增長3.0%;第三產業增加值1935.00億元,增長3.7%。
時期 | 朝代 | 名稱 | 時間 | 治所 | 轄縣 |
---|---|---|---|---|---|
先秦時期 | 夏商 | 百越 | 不詳 | 不詳 | 無 |
周 | 吳國宜邑、朱方邑 越國谷陽邑 | 前473年-前223年 | 不詳 | 無 | |
秦漢時期 | 秦 | 會稽郡 丹徒縣 | 前210年-前201年 | 丹徒鎮 | 無 |
西漢 | 會稽郡丹徒縣 | 前201年-前121年 | 丹徒鎮 | 無 | |
東漢 | 吳郡丹徒縣 | 51年-129年 129年-220年 | 丹徒鎮 | 無 | |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 吳 | 毗陵典農校尉武進縣 | 234年-282年 | 丹徒鎮 | 無 |
西晉 | 毗陵郡丹徒縣 晉陵郡丹徒縣 | 282年-311年 | 丹徒鎮 | 無 | |
東晉 | 晉陵郡丹徒縣 晉陵郡郯縣/朐縣/利城縣 | 318年-345年 356年-431年 | 京口鎮,丹徒鎮 | 無 | |
宋 | 南東??さね娇h/郯縣/朐縣/利城縣 | 431年-479年 | 丹徒鎮/不詳 | 無 | |
齊 | 南東??さね娇h/郯縣/利城縣 | 479年-502年 | 丹徒鎮/不詳 | 無 | |
梁 | 南蘭陵郡丹徒縣/郯縣/利城縣 | 502年-558年 | 丹徒鎮/不詳 | 無 | |
陳 | 南東??さね娇h/郯縣/利城縣 | 558年-589年 | 丹徒鎮/不詳 | 無 | |
隋唐時期 | 隋 | 蔣州延陵縣 潤州 江都郡延陵縣 | 589年-595年 607年-620年 | 京口鎮 | 延陵縣,永年縣,曲阿縣 |
唐 | 江南道潤州 江南道丹陽郡 江南東道潤州 | 620年-742年758年-902年 | 丹徒縣 | 丹徒縣等 | |
五代十國時期 | 吳 | 潤州 | 902年-937年 | 丹徒縣 | 丹徒縣,丹陽縣,金壇縣,延陵縣 |
南唐 | 潤州 | 937年-975年 | 丹徒縣 | 丹徒縣,丹陽縣,金壇縣,延陵縣 | |
兩宋時期 | 北宋 | 兩浙路潤州 兩浙西路 鎮江府 | 975年-1113年 | 丹徒縣 | 丹徒縣,丹陽縣,金壇縣,延陵縣 |
南宋 | 兩浙西路鎮江府 | 1127年-1276年 | 丹徒縣 | 丹徒縣,丹陽縣,金壇縣 | |
蒙元時期 | 元 | 江浙行省鎮江路 江浙行省 江淮府 江浙行省鎮江府 | 1276年-1356年 1356年-1368年 | 丹徒縣 | 丹徒縣,丹陽縣,金壇縣 |
朱明時期 | 明 | 中書省鎮江府 南直隸鎮江府 | 1368年-1644年 | 丹徒縣 | 丹徒縣,丹陽縣,金壇縣 |
南明 | 南直隸鎮江府 | 1644年-1645年 | 丹徒縣 | 丹徒縣,丹陽縣,金壇縣 | |
滿清時期 | 清 | 江南省鎮江府 江蘇省鎮江府 | 1645年-1667年 1667年-1911年 | 丹徒縣 | 丹徒縣,丹陽縣,金壇縣,溧陽縣,太平廳 |
太平天國 | 江南省鎮江郡 | 1853年 | 丹徒縣 | 丹徒縣,丹陽縣,金壇縣,溧陽縣 | |
近代 | 中華民國 | 江蘇省丹徒縣 江蘇省鎮江市 | 1912年-1928年 1928年-1949年 | 不詳 | 無 |
現代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蘇南行署鎮江市 江蘇省鎮江地區鎮江市 江蘇省鎮江市 | 1949年-1953年 1953年-1983年 1983年-今 | 城區, 京口區 | 丹徒縣等 |
“宜”為鎮江最早地名,是3000年前周康王封給宜侯的領地名稱,春秋時稱朱方,后曾用谷陽、丹徒、京口、潤州等名稱。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建鎮江府,始稱鎮江,歷經宋、元、明、清。
辛亥革命后稱丹徒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為鎮江縣。至1949年2月,鎮江市為江蘇省省會。
1949年4月,拆分鎮江縣為鎮江市和丹徒縣,屬蘇南行署鎮江專署。
1953年,鎮江市改屬江蘇省 鎮江專區,同時常州專區被撤銷,原所屬 武進、溧陽、 金壇3縣劃歸鎮江專區管轄。鎮江專區轄鎮江市和丹徒、 揚中、丹陽、 江寧、句容、 溧水、武進、溧陽、金壇、 高淳等11個市縣,專署駐鎮江市。
1956年,武進縣劃歸蘇州專區,原屬蘇州專區的宜興縣劃入鎮江專區。揚中縣劃歸揚州專區,后復劃回鎮江專區。原屬揚州專區的 儀征、六合、江浦3縣劃入鎮江專區,后復劃回 揚州專區。鎮江專區轄10縣。
1958年8月,鎮江專區改名為常州專區,專署由鎮江市遷至 常州市。原由省直轄的常州、鎮江2市劃歸常州專署領導。將江寧縣劃歸南京市領導。撤銷丹徒縣,并入鎮江市。原屬蘇州專區的武進縣劃入常州專區。轄2市9縣。1959年9月,常州專區改名鎮江專區,專署由常州市遷駐鎮江市。轄鎮江、常州2市及武進、揚中、 丹陽、金壇、 溧陽、宜興、高淳、 溧水、句容9縣。
1960年,武進縣劃歸常州市領導。1962年,常州市改為省轄市。常州市領導的武進縣劃歸鎮江專署領導?;謴偷ね娇h。原由南京市領導的江寧縣劃入 鎮江專區。鎮江專區轄1市11縣。
1970年,鎮江專區改稱鎮江地區,專署駐鎮江市。轄鎮江市及丹徒、揚中、丹陽、武進、宜興、金壇、溧陽、江寧、句容、溧水、高淳1市11縣。
1971年,將 江寧縣劃歸南京市領導。鎮江地區轄1市10縣。
1983年3月,鎮江市改由省直轄。市區設城區、郊區2個市轄區。鎮江市共轄4縣2區。
鎮江城建 (4張) 1986年9月,鎮江市區設 金山區、北固區為縣級單位。撤銷諫壁區改為 諫壁鎮,由市直接領導。撤銷原郊區建制,設立郊區辦事處,作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8月17日,撤銷金山區、北固區,以原區域設立城區;撤銷郊區辦事處,設置郊區,市屬的諫壁鎮劃歸郊區領導。
1984年10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原城區更名為京口區,郊區更名為潤州區。
1987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丹陽縣,改設丹陽市。
1994年撤銷揚中縣,以其原轄區域設立揚中市。
1995年撤銷句容縣,以其原轄區域設立 句容市。
2002年4月3日,國務院批準撤銷丹徒縣,設立鎮江市丹徒區,以原丹徒縣的行政區域為丹徒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 谷陽鎮。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轄3個區、3個縣級市,此外還有2個功能區;共56個鎮(街道)。其中,鎮31個,街道25個。丹陽市轄10個鎮、2個街道;句容市轄8個鎮、3個街道;揚中市轄4個鎮、2個街道;丹徒區轄6個鎮、2個街道;京口區轄6個街道;潤州區轄7個街道;鎮江新區托管3個鎮、2個街道;鎮江高新區托管1個街道。
鎮江市全域 | |||||||
名稱 | 郵政編碼 | 區劃代碼 | 政府駐地 | 車牌號碼 | 市轄區 | 縣級市 | 功能區 |
鎮江市 | 212000 | 321100 | 潤州區 | 蘇L | 3 | 3 | 7 |
市轄區 | |||||||
名稱 | 郵政編碼 | 區劃代碼 | 行政駐地 | 街道 | 鄉鎮 | 國家級園區 | |
京口區 | 212001 | 321102 | 學府路39號 | 6 | 1 | 鎮江新區 | |
潤州區 | 212004 | 321111 | 潤州路5號 | 7 | 0 | 鎮江高新區 | |
丹徒區 | 212001 | 321112 | 丹徒新區廣場路1號 | 2 | 6 | - | |
功能區 | |||||||
名稱 | 郵政編碼 | 區劃代碼 | 行政駐地 | 街道 | 鄉鎮 | - | |
鎮江新區 | 212132 | 321102 | 金港大道 | 2 | 3 | - | |
鎮江高新區 | 212004 | 321111 | 潤州路5號 | - | - | - | |
縣級市 | |||||||
名稱 | 郵政編碼 | 區劃代碼 | 行政駐地 | 街道 | 鄉鎮 | 省級開發區 | |
丹陽市 | 212300 | 321181 | 丹陽開發區 蘭陵路 | 2 | 12 | 丹陽經濟開發區、丹陽高新區 | |
揚中市 | 212200 | 321182 | 三茅街道 中電大道8號 | 2 | 4 | 揚中經開區、揚中高新區 | |
句容市 | 212400 | 321183 | 華陽街道 | 3 | 8 | 句容經濟開發區 |
鎮江市地處江蘇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南岸,北緯31°37′~32°19′、東經118°58′~119°58′。東西最大直線距離95.5公里,南北最大直線距離76.9公里。東南接常州市,西鄰南京市,北與揚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全市土地總面積3847平方公里,占全省3.7%。其中,市區1082平方公里,丹陽市1047平方公里,句容市1387平方公里,揚中市331平方公里。
鎮江市地貌走勢為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大部分地區屬寧鎮—茅山低山丘陵,沿江洲灘屬長江新三角洲平原區,丹陽東南部則屬太湖平原區。寧鎮山脈境內大體為東西走向,有山頭114個,其中市區62個、句容市45個、丹陽市7個,主要山峰高度:大華山437米、九華山(句容)433.4米、高驪山425.5米、寶華山396.4米、十里長山349米、五州山306米。茅山山脈境內略呈南北走向,是秦淮河水系和太湖水系的分水嶺,主要山峰高度:丫髻山410.6米、大茅峰372.5米、馬山362.8米、瓦屋山357米、方山307.6米、涼帽山307米。江中洲地自西向東有世業洲、征潤洲、新民洲、和暢洲(今江心洲)、順江洲(今高橋鎮)和太平洲(今揚中市全境)。
鎮江市區地貌南高北低,北部沿江分布著心灘、洲灘、邊灘以及沖積平原,海拔高度5米~10米。市區南部為低山殘丘,自西向東分布著五州山、十里長山、東山、九華山、黃山、觀音山、雞籠山、磨笄山等,東郊零星分布著汝山、橫山、京峴山、雩山等殘丘,除五州山、十里長山高度超過300米,其余山丘高度均在100米~200米之間。城區內分布著金山、焦山、北固山、云臺山、象山等高度低于100米的孤丘,總體上形成一水橫陳、連崗三面的獨特地貌。
鎮江市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2018年,全市年平均氣溫17.1℃,屬異常偏高年份;年平均降水量1222.3毫米(按氣象觀測點統計,下同);年累計日照時數為1912.7小時。全年(2018年1月—2018年12月)各站平均氣溫為16.8℃(句容)~17.2℃(鎮江市區、丹陽),比常年偏高1.3℃~1.5℃,其中鎮江市區、丹陽年平均氣溫為17.2℃。全市年平均氣溫17.1℃,較常年偏高1.4℃,異常度值為2.01,屬異常偏高年份,排歷史第三極值。全市各站降水量空間分布不均,為1094.6毫米(揚中)~1373.7毫米(句容),比常年偏多4.0%~25.0%。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222.3毫米(按氣象觀測點統計,下同),比常年平均偏多12.6%,屬正常年份。全年日照時數為1821.2(鎮江市區)~1989.9(句容)小時,比常年同期偏少204.5小時~多82.5小時。年累計日照時數為1912.7小時,比常年同期偏少3.0%,屬正常范疇。
鎮江市是水資源較為豐富的城市,長江和大運河在這里交匯,秦淮河、太湖湖西、沿江三個水系在這里集聚。水資源主要有地表水、過境水、地下水、回歸水等四種形式。長江流經境內長103.7千米。京杭大運河境內全長42.74千米,在京口區諫壁鎮與長江交匯。全市有流域面積50平方千米及以上河流32條(其中跨省2條),流域面積50平方千米以下至鄉鎮級主要河流328條。常年水面面積1平方千米及以上湖泊2個,0.5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湖泊2個,均為淡水湖泊。有水庫141座,塘壩3.97萬處;地下水取水井13.49萬眼,取水量1321.25萬立方米。
鎮江市木本樹種有74科183屬394種和變種。自然植被分為針葉林、落葉闊葉林、落葉與常綠闊葉混交林、竹林、灌叢、草叢和水生植被等7個類型,栽培植被則包括大田作物、蔬菜作物、經濟林、果園和綠化等5個類型。針葉林有馬尾松林、黑松林、濕地松、杉木林、側柏林、水杉林和池山林等,落葉闊葉林有麻櫟、黃檀林、楓香林、刺槐林和樸樹等,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有短柄枹樹和青岡櫟林、黃檀和石櫟林等。常見植物種類有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單子葉被子植物和雙子葉被子植物,其中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有珙桐、紅豆杉、金錢松、銀杏、蘇鐵等。
鎮江城建 (3張) 鎮江市常見主要動物分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兩大類,無脊椎動物有原生動物、多孔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等,脊椎動物有魚類、兩棲類、鳥類、爬行類和哺乳類動物,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白鱀豚、白鱘、鸛、丹頂鶴、大鸮、中華鱘等。魚類資源豐富,境內長江魚類分19個科。青、草、鰱、鯉、鯰、鱔等淡水養殖魚類均有大量出產,其中鱽魚、鰣魚、鰻魚、河豚魚是名貴品種。
鎮江市發現的金屬礦產有鐵、銅、鉛、鋅、鉬、鎢、金、銀、錸及鎘等10余種,礦床(點)47處。非金屬礦產有白云石、石灰石、大理石、膨潤土、珍珠巖、沸石、耐火黏土、硅石、型砂及紅柱石等,化工非金屬礦產有硫鐵礦、巖鹽、泥炭、磷及含鉀巖石等。地熱資源豐富,包括地下熱水和地溫異常兩類。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常住人口319.64萬人,比上年增加1.0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27.72萬人,城鎮化率71.2%。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8.05‰,死亡率7.02‰,自然增長率為1.03‰。在常住人口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14.2%,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年末戶籍人口270.78萬人,比上年減少0.12萬人,其中男性133.68萬人,減少0.18萬人;女性137.10萬人,增加0.06萬人。
全市有回、蒙古、苗、滿、彝等47個少數民族。
2018年,鎮江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5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3.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8.40億元,下降4.2%;第二產業增加值1976.60億元,增長3.0%;第三產業增加值1935.00億元,增長3.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26906元,增長2.9%。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3.4:48.8:47.8,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0.7個百分點。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總指數為102.0,比上年上漲2.0%。消費品價格上漲2.6%,服務價格上漲1.1%。分類別看,八大類消費價格全部上漲:食品煙酒類上漲3.3%,衣著類上漲1.5%,居住類上漲1.7%,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2.7%,交通和通信類上漲0.8%,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2.1%,醫療保健類上漲1.0%,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0.6%。
2018年,鎮江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26.5%,其中國有及國有經濟控股投資下降23.4%,港澳臺及外商投資下降28.3%,民間投資下降30.4%。分產業看,第二產業投資下降28.9%,其中:工業投資下降27.9%;第三產業投資下降24.3%。
2018年,鎮江市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1.50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稅收收入241.24億元,增長10.7%;非稅收入60.26億元,下降9.4%。從主要稅種看,增值稅增長15.0%,企業所得稅增長22.4%,個人所得稅增長25.0%。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08.65億元,增長5.7%,其中教育支出77.80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6.80億元,醫療衛生支出29.63億元,環境保護支出12.67億元。
2018年,鎮江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883元,增長8.5%,其中,工資性收入26351元,增長7.6%;經營凈收入5863元,增長5.9%;財產凈收入3503元,增長14.6%;轉移凈收入5166元,增長12.6%。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359元,增長7.1%。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903元,增長7.7%,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7278元,增長6.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87元,增長8.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463元,增長7.8%。年末城鎮居民現住房人均建筑面積48.6平方米,百戶家庭擁有汽車56輛、電腦112臺、手機268部;年末農村居民現住房人均建筑面積57.3平方米,百戶家庭擁有汽車43輛、電腦67臺、手機262部。
2018年,鎮江市糧食播種面積229.95萬畝,比上年減少17.60萬畝,下降7.1%。全市糧食總產量107.30萬噸,比上年減少3.52萬噸,下降3.2%,其中夏糧總產量31.69萬噸,減少0.84萬噸,下降2.6%;秋糧總產量75.61萬噸,減少2.68萬噸,下降3.4%。全年油料總產量3.25萬噸,比上年下降39.5%。蔬菜總產量94.14萬噸,比上年下降2.6%。
2018年,鎮江市肉類總產量6.80萬噸,比上年下降3.2%,其中豬肉產量4.37萬噸,增長0.4%;禽肉產量2.21萬噸,下降8.9%。全年生豬出欄量52.26萬頭,下降1.2%;家禽出欄量1448.16萬只,下降13.0%。水產品產量9.57萬噸,比上年增長0.3%。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擁有高標準農田152.45萬畝,占比重65.6%,比上年提高5.5個百分點,其中當年新建12.98萬畝。全年新增高效設施園藝面積1.7萬畝,新增永久性蔬菜基地面積4558畝。新創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三星級示范點3個、五星級示范點2個,省級主題創意農園5個、省級休閑觀光農業精品示范村6個。全市新增綠色農產品43個,年末綠色優質農產品面積占比46.0%。新增省級、市級示范家庭農場分別達到17家、46家,新增國家級示范社12家、省級示范社21家。年末農機總動力149.5萬千瓦,比上年增加1.7萬千瓦。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44個,實現總產值比上年增長3.2%,其中大中型企業增長3.9%。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1.8%;重工業增長3.6%。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下降15.4%;股份制企業增長2.8%;三資企業增長6.0%。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民營企業總產值增長2.7%,其中私營企業增長2.7%。
2018年,鎮江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增長0.4%、利潤總額下降1.3%。企業虧損面18.9%,虧損企業虧損額38.37億元,增長64.3%。年末應收賬款870.71億元,增長9.0%,產成品存貨222.83億元,增長8.0%。產品銷售率98.7%,下降0.1%。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擁有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413家。全年實現建筑業總產值537.64億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工程產值525.01億元,增長7.8%。建筑業全員勞動生產率為33.93萬元/人,增長9.2%。建筑業企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933.35萬平方米,下降7%;竣工面積579.57萬平方米,下降19%,其中住宅竣工面積303.76萬平方米,下降30.2%。
2018年,鎮江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356億元,比上年增長3.6%,其中住宅投資281.22億元,增長7.1%。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3262.4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1%,其中住宅施工面積2487.47萬平方米,增長0.8%。商品房竣工面積575.35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68.2%,其中住宅竣工面積432.98萬平方米,增長58.0%。商品房銷售面積512.74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7.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471.75萬平方米,下降27.4%。商品房銷售額508.77億元,比上年下降15.5%,其中住宅銷售額462.29億元,下降14.6%。
2018年,鎮江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60.92億元,比上年增長5.0%。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市場零售額1281.99億元,增長4.8%;鄉村市場零售額78.93億元,增長7.6%。按消費形態分,批發業零售額191.44億元,下降4.0%;零售業零售額983.49億元,增長6.4%;餐飲業零售額166.86億元,增長7.1%;住宿業零售額19.12億元,增長12.0%。從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分類商品零售情況看,汽車類零售額86.82億元,比上年下降6.6%;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75.53億元,增長5.2%;通訊器材類零售額5.23億元,下降19.7%;日用品類零售額17.12億元,下降10.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26.00億元,下降18.3%;化妝品類零售額4.27億元,增長5.3%;金銀珠寶類零售額15.58億元,下降0.4%;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7.26億元,下降24.0%;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60.26億元,下降9.1%。
2018年,鎮江市實現進出口總額118.3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4%,其中出口總額79.80億美元,增長14.2%;進口總額38.59億美元,增長8.7%。從出口方式上看,一般貿易出口63.50億美元,增長17.8%;加工貿易出口15.88億美元,增長3.3%。分企業類型看,國有企業出口2.27億美元,增長13.3%;外商投資企業出口34.76億美元,增長6.9%;民營企業出口41.93億美元,增長21.5%。從主要出口產品看,機電產品出口31.28億美元,增長19.9%;紙及紙制品出口6.10億美元,增長35.1%。高新技術產品出口5.57億美元,下降14.8%。從出口市場看,對東盟組織出口10.75億美元,增長11.1%;對日本出口5.22億美元,增長7.2%;對印度出口4.92億美元,增長21.5%;對歐盟出口10.94億美元,增長25.9%;對美國出口16.66億美元,增長24.1%。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累計批準233家企業在64個國家和地區,投資294個境外項目,中方協議投資14.79億美元。全年新批及增資境外投資項目28個,與上年持平;中方協議投資1.38億美元,新簽訂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0.53億美元;完成營業額4.29億美元,增長30.2%。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85家,新批協議外資9.9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68億美元。新批及凈增資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23個。
2018年,鎮江市郵政電信業務總量163.30億元,比上年增長102.5%,其中:郵政業務總量23.95億元,增長23.8%;電信業務總量139.34億元,增長127.3%。郵政電信業務收入46.16億元,比上年增長9.2%,其中:郵政業務收入15.52億元,增長17.3%;電信業務收入30.64億元,增長5.6%。年末固定電話用戶60.32萬戶,下降10.8%。移動電話用戶354.73萬戶,增長9.8%。年末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44.73萬戶,增長5.5%。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擁有各類金融機構33家,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5042.97億元,比年初增加165.48億元,其中:住戶存款2161.07億元,比年初增加177.64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1852.42億元,比年初減少63.13億元。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4450.60億元,比年初增加586.45億元,其中:短期貸款1510.48億元,比年初增加102.37億元;中長期貸款2702.22億元,比年初增加392.13億元。全市上市掛牌企業達279家,其中主板上市公司19家(境內13家,境外6家),“新三板”掛牌企業43家,區域股權市場掛牌企業217家。全年新增上市掛牌企業117家(主板上市公司1家,區域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116家),上市掛牌企業新增股票融資11.56億元。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擁有市級保險機構62家,其中財險公司29家,壽險公司33家。全年保費收入128.19億元,比上年增長9.3%。其中,財產險收入27.80億元,增長3.3%;壽險收入100.39億元,增長11.1%;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收入5.10億元,增長24.6%。全年賠付額35.22億元,比上年下降8.9%。其中,財產險賠付16.94億元,增長1.5%;壽險賠付18.28億元,下降16.8%;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付7.54億元,增長26.9%。
2018年,鎮江市接待境內外游客6554.2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8%;實現旅游業總收入934.46億元,增長13.6%。接待國內游客6546.70萬人次,增長9.8%,實現國內旅游收入923.77億元,增長13.6%。接待入境過夜游客7.57萬人次,增長8.8%;其中,外國人5.94萬人次,增長9.9%;港澳臺同胞1.63萬人次,增長4.9%。旅游外匯收入0.94億美元,增長10.4%。
2018年,鎮江市每萬勞動力中研發人員數162人年,比上年提高7人年。全市專利申請量29635件,其中發明申請量12466件;專利授權量15348件,發明專利授權量2790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7.56件,比上年增加4.28件。全市技術交易市場網絡平臺投入運營,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20家。2家企業入選“獨角獸” 企業榜,新增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6家、上市掛牌企業117家,1家企業獲得中國專利金獎,4家企業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京口區獲評“ 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區”。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9家、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家、省級眾創社區4家和省級孵化器5家。年末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750家。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共有產品質量檢驗機構4個,國家檢測中心2個。法定計量技術機構5個,強制檢定計量器具23.94萬臺(件),比上年增加2.12萬臺(件)。全年監督抽查產品58種,完成強制性產品認證的企業1389家,比上年增加362家。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共有普通高校8所,本??普猩?.45萬人,在校學生8.38萬人,畢業生1.98萬人;研究生教育招生4314人,在校生12093人,畢業生2835人。全市中等職業學校(不含技工學校)11所,在校學生1.89萬人。普通中學111所,在校學生10.29萬人,畢業生3.06萬人。小學113所,在校學生15.35萬人,畢業生2.34萬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100%。全市共有幼兒園253所,比上年增加9所;在園幼兒7.97萬人,比上年增加0.29萬人。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5個,文化館8個,公共圖書館9個,文化站59個,博物(紀念)館14個,美術館2個。年末有線電視總用戶75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72萬戶。年末擁有省級以上重點保護文物單位67處,其中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13處。2018年建成省級村(社區)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46個(總數665),農村文化禮堂251個。實施文化廣場提升工程,完成30個鎮(街道)和37個村(社區)文化廣場提升任務。開展“文心”系列公益活動526場。舉辦全民藝術普及活動528場,送戲下鄉565場,送電影下鄉7687場。開展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活動15場。1家農家書屋獲評“全國示范農家書屋”、1名管理員獲評“全國優秀農家書屋管理員”。鳳凰新華鎮江分公司漫書閣店入選2018江蘇省最美書店。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擁有各類衛生機構(醫療衛生機構)972個,其中醫院50個、衛生院4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5個,衛生防疫防治機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個,婦幼保健機構7個,村衛生室308個。衛生機構床位15623張,其中醫院、衛生院13163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511張。年末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1080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8200人,注冊護士9183人。全市醫療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全年總診療2445.96萬人次。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技術人員322人,婦幼衛生保健機構衛生技術人員1548人。
2018年,鎮江市區新建5個體育小公園、15個鄉鎮(街道)多功能運動場、70條健身路徑、6個籠式足球場、完成安裝80張室外乒乓球桌、15副籃球架。全年共組織開展有影響的全民健身活動和比賽300余場次。承辦了第九屆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句容賽段)、鎮江國際馬拉松等9項國際、國家級競技類體育賽事,承辦了5項省級青少年競賽,舉辦市級比賽21項次。年末共有注冊教練員111人,運動員1137人。全年參加省級以上競賽共獲得41枚金牌、37枚銀牌、61枚銅牌。全市擁有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17所,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特色幼兒園62所,其中省級12所,市級50所。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89.68萬人、96.37萬人、53.95萬人。全市54個經濟薄弱村達標,3300余戶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實現脫貧,達標率超過80%。城鄉困難人群納入保障體系,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655元/月提高到710元/月,增加55元/月。全市退休人員養老金比上年增加136元/月,實現“十四連增”。新建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5個、助餐點100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5個。實施醫療救助31.6萬人次。全市最低工資標準由上年的1890元/月提高到2020元/月,增加130元/月。
鎮江臨江近海,水陸交通極為便利。鎮江為國家級水路主樞紐和省級公路樞紐城市。世界聞名的“黃金水道”——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滬寧高速公路、揚溧高速公路、京滬高速鐵路、滬寧城際鐵路、京滬鐵路傍市而過。潤揚長江公路大橋、泰州長江公路大橋為橫跨長江的快速通道,在建的鎮江長江大橋是長江江蘇段第三座公路鐵路兩用大橋。104、312國道和122、231、238、241、243、337、340省道構成鎮江與外省、市連接的公路網絡。2018年,全市公路總里程7255.3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93.2千米。鎮江至南京高速公路行程45分鐘,高速鐵路行程20分鐘。距南京機場和常州機場均為60千米,至揚州泰州機場70千米。
2018年,鎮江市公路客運量2965萬人,比上年下降6.9%;鐵路客運量1196萬人,增長4.5%。公路旅客周轉量20.06億人公里,下降4.0%。公路貨運量8058萬噸,增長6.7%;水路貨運量1583萬噸,增長1.7%;鐵路貨運量197萬噸,下降4.3%。公路貨物周轉量90.00億噸公里,增長5.7%;水路貨物周轉量43.43億噸公里,增長2.6%。全年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6264萬噸,比上年增長1.9%,其中長江港口吞吐量15331萬噸,增長7.9%;港口集裝箱吞吐量43.18萬標箱,增長6.5%。年末全市民用汽車擁有量60.61萬輛,其中個人載客汽車51.53萬輛,分別比上年增長9.0%和8.4%。
鎮江港是全國主樞紐、長三角組合港主要成員、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港之一。鎮江市長江自然岸線長270千米,其中深水岸線長87千米。高資港區、龍門港區、諫壁港區、高橋港區、大港港區、揚中港區、新民洲港區構成鎮江港口群體。2018年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6264萬噸,比上年增長1.9%,其中長江港口吞吐量15331萬噸,增長7.9%;港口集裝箱吞吐量43.18萬標箱,增長6.5%。蘇南運河鎮江段42.74千米,是全國第一條國家級文明樣板航道。
鎮江市位于鐵路干線滬寧鐵路(南京到上海)沿線,1906年通車,主要車站為 鎮江西站,位于京畿嶺,鐵路線以隧道方式穿越 寶蓋山。 南京長江大橋修建之后,改名 京滬鐵路,市區段鐵路也南移,鎮江西站及鐵路線后因穿越市中心帶來種種不便,于2004年拆除?,F鎮江站北廣場位于中山西路,南廣場位于黃山西路。
2010年4月上海世博會前夕新建的滬寧(上海-南京)城際鐵路鎮江站同沿線的無錫、蘇州、常州等城市同時竣工通車,滬寧高鐵鎮江站位于黃山西路,也稱鐵路南廣場。
2011年6月30日慶祝建黨90周年之際,新建京滬(北京-上海)高速鐵路 鎮江南站同京滬間其他23個車站一起正式開通運營,鎮江南站位于鎮江市南山國家森林風景區以南的潤州區盧灣村,鎮江境內全長74.74公里,西接南京南站經句容市、潤州區、丹徒區、丹陽市所轄10個鎮,過丹陽竇莊后進入常州市。從京滬高鐵鎮江南站乘車至北京最快四個小時內到達,至上海最快58分鐘到達。
312國道起點為上海,經蘇州、無錫、常州至鎮江,終點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全程4967公里;104國道起點為北京,經濟南、徐州、南京至鎮江,并經杭州、紹興、溫州等重要城市,終點位于福州市,全程2420公里;
鎮江全境匯集多條國家高速路網、省主干高速路網。 滬寧高速公路(G42)于1996年通車,穿過句容、鎮江、丹徒和丹陽,往來可通達上海市和南京市,以滬寧高速鎮江支線(S86)聯絡市區。由于車流量巨大,擁塞嚴重,2006年擴建為雙向八車道;2011年新拓寬的沿江高等級公路(S338)省道,按一級公路結合城市主干道標準建設,雙向六車道,全程220公里。起點位于鎮江,連接常州、江陰、張家港、常熟、太倉等沿江城市,終點位于上海與太倉瀏河鎮交界的滬太公路北端;
已建成通車的 揚溧高速公路(G40 11)與滬寧高速貫穿市域全境,形成十字交通大樞紐,北經 鎮江長江大橋(在建)、 潤揚長江大橋可連接 京滬高速公路(G2)直達北京,南與 寧杭高速公路(G25)無縫對接,并溝通金壇、溧陽等縣域交通。向東通過 泰鎮高速可通往 泰州、 南通。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鎮江機場(非民用)、無錫 蘇南碩放國際機場和 常州奔牛機場。
祿口機場在鎮江汽車新站設有鎮江城市候機樓進行除安檢外的無縫對接,新拓寬改造的243省道鎮江先導段至祿口機場約80公里,全線均按平原 微丘區一級公路結合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從鎮江經句容、南京溧水縣再連接到祿口機場,全程無收費卡口,無紅綠燈。這條新建的“快速通道”把鎮江至南京祿口機場的距離整整縮短了42公里,車程從原來1個小時30分縮減至50分鐘到達。極大地方便了鎮江市民的航空出行需求。
無錫機場開通航線已基本覆蓋國內各主要城市,并已開通香港、臺北、東京、大阪、洛杉磯、溫哥華等19個國際城市航線,無錫機場已建成與滬寧高速公路無縫對接的機場樞紐,是鎮江市民航空出行的另一佳選。
常州奔牛機場鎮江班車:鎮江、丹陽方向:鎮江(大酒店)14:15發車,丹陽(文化城的訊達代售點途徑銀燕代售點)15:40發車,直達常州機場。 揚中方向:外辦16:00發車,途經航運16:20發車,直達常州機場。
鎮江公交系統發達,線路近百條,車輛上千輛,公交基準15公里內價格一律為1元、刷卡0.5元(自2012年10月10日起執行)。并加快智能公交系統建設,2012年底前完成智能調度系統,對所有公交車輛實施GPS全覆蓋。
古代,以長江為自然 分界線,鎮江也屬于吳語區域?,F代的 鎮江話卻與毗鄰的丹陽迥異,而與揚州僅有微殊。鎮江話方言屬性變化的原因大致有政治、經濟、自然地理與交通幾個方面。
鎮江話屬于北方方言的江淮次方言,位于北方方言與吳方言兩大方言的接合部,大致以諫壁為東界、上黨為南界。古代的鎮江話屬吳方言,由于特殊的政治、社會、交通等原因,導致方言屬性產生變化。鎮江話雖屬北方方言范疇,但構成復雜,其中既有吳方言的遺痕,又有旗腔(類似京腔)的影響。與普通話相比,鎮江話沒有全濁聲母和舌尖后音聲母;鼻化元音介于前鼻音韻母與元音韻母之間,in、ing,en、eng,n、l不分;有入聲調。詞匯中保留著豐富的吳方言詞。句容、丹徒、揚中的方言類似鎮江話,雖構成復雜,但均屬北方方言系統。大港以東、寶堰以南、句容傍茅山一線及至丹陽西部的語言自西向東漸次出現吳方言特點,多文白異讀,說話音接近吳語,讀書音接近官話;全濁聲母消失,舌面聲母多,沒有舌尖后音聲母;單元音韻母多;讀書音4個聲調,說話音6個聲調。丹陽東部則進入吳語區。
截至2019年5月,鎮江市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96處,其中國家級13處:焦山碑林、丹陽和句容南朝陵墓石刻、鎮江英國領事館舊址、昭關石塔、大運河(包括大運河鎮江段、虎踞橋、江河交匯處、新河街一條街、西津渡古街等5個點)、甘露寺鐵塔、隆昌寺、城上村遺址、葛城遺址、鐵甕城遺址、宋元糧倉遺址、春城土墩墓群、煙墩山墓地等。焦山碑林中有“大字之祖”瘞鶴銘以及蘇軾、黃庭堅、米芾、陸游的墨跡碑刻和摩崖石刻;丹陽和句容南朝陵墓石刻存有齊梁帝王歸葬丹陽故里的陵墓8地11點24件,葬于句容的1點4件,是南朝石刻瑰寶。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2處,其中有焦山古炮臺遺址、相傳為孔子所書的延陵季子碑(唐拓本)、被譽為“江南第一鐘”的唐中和銅鐘、宋抗金名將宗澤墓、圌山炮臺遺址等。有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41處。白蛇傳傳說、鎮江恒順香醋釀制技藝、古琴藝術(梅庵琴派)、揚劇、燈彩(秦淮燈彩)、釀造酒傳統釀造技藝(封缸酒傳統釀造技藝)、董永傳說、佛教音樂(金山寺水陸法會儀式音樂)、道教音樂(茅山道教音樂)等9個項目先后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6人。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擁有A級景區38個,其中5A級景區2家,4A級景區7家,3A級景區14家。
鎮江市區多佳景,城北有金山、焦山、北固山,或屹立江中,或雄峙江岸,由長江組合成天然三山圖,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城南有起伏的南山,掩映著鶴林、竹林、招隱諸寺,并由西向東嵌入城中,構成“城市山林”景觀。古運河從鎮江進入江南,由北往南折東,逶迤城中,匯入江南運河。西津渡古街全長1000米,存有六朝至清代的歷史蹤跡。主城區有寶塔山公園、伯先公園、河濱公園、夢溪園、賽珍珠舊居等景點,還有保存完好的三國東吳鐵甕城遺址。鎮江市區東部有山上矗立“萬里長江第一塔”——報恩塔的圌山風景名勝區。句容市有佛教“律宗第一山”隆昌寺和以“寶華玉蘭”著稱的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有集江南名山、道教勝地、革命根據地于一體的茅山風景名勝區。鎮江有全國重點寺院宮觀4所。
鎮江民間文化藝術館 | 金山湖 | 濱江濕地 | 賽珍珠故居 |
南朝陵墓石刻及梁南簡王績墓石刻 | 寶塔山公園 | 伯先公園 | 河濱公園 |
圌山五柳堂 | 張云鵬故居 | 冷御秋故居 | 陸小波故居 |
潤揚長江公路大橋 | 鎮江革命歷史博物館 | 韋崗伏擊戰紀念館 | 四縣抗敵總會紀念館 |
沈括故居夢溪園 | 中國米芾書法公園 | 花山古城遺址公園 | 宗澤墓 |
鐵甕城(三國吳文化起源) | 姚橋華山村“梁祝故里” | 儒里 | 潤州道院 |
上黨槐蔭村“董永和七仙女故里” | 橫山凹三茅宮 | 辛豐大圣寺 | 濱江公園 |
太平禪寺 | 渡江文化園 | 長江漁文化生態園 | 揚中江馨怡度假村 |
泰州長江大橋 | 雷公島 | 西沙島 | 河豚塔 |
中國職業裝博覽館 | 南朝陵墓石刻 | 季子廟 | 天地石刻園 |
萬善公園 |
西津尋渡(西津渡歷史街區) | 北水柳浪(金山湖景區) | 摩崖夕照(焦山碑林) | 蓉樓曉荷(芙蓉樓) |
泠泉喜雨(天下第一泉) | 慈壽塔影(慈壽塔) | 蕭寺聽鸝(招隱寺) | 江左文宗(文宗閣) |
長山煙云(米芾書法公園) | 長虹臥波(大橋公園) | 寒汀蘆荻(濱江濕地) | 云臺霞蔚(伯先公園) |
晉城春望(花山古城遺址公園) | 海門江雪(焦山渡口) | 北固遠帆(多景樓) | 甘露流芳(甘露寺) |
燈火臨流(古運河風光帶) | 蓮花含秋(南山西入口) | 圌山驚濤(圌山) | 竹林疊翠(竹林寺) |
春江夜月(春江潮廣場) | 鼎石訪梅(寶塔山公園) | 灣頭壁立(北固灣) | 文心繁霜(文苑) |
人物 | 相關簡介 |
---|---|
于殿臣 | (1930-,江蘇鎮江人)黑龍江省軍區副司令員。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王海棠 | (江蘇鎮江人)江蘇省軍區參謀長。 |
張壽華 | (1931.12-,江蘇鎮江人)海軍工程學院政治部主任。1988年被授予海軍少將軍銜。 |
馬偉明 | (1960.12-,江蘇揚中人)海軍工程大學401教研室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2002年晉升海軍專業技術少將軍銜。 |
周坤仁 | (1937.09.10-,江蘇丹陽人)總后勤部政治委員。1993年晉升為中將軍銜,2000年晉升為海軍上將軍銜。 |
周鐘鎬 | (1935.07-,江蘇丹陽人)空軍指揮學院院務部長。1990年晉升空軍少將軍銜。 |
嚴辰松 | (1952-,江蘇丹徒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副院長。 |
吳修功 | (1944.10-,江蘇丹徒人)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院長。 |
施志高 | (1936.12-,江蘇丹徒人)內蒙古軍區政治部主任,河北軍區副政治委員。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顧炳榮 | (江蘇丹徒人)沈陽軍區陸軍第23集團軍參謀長。 |
戴長友 | (1946.11-,江蘇丹徒人)陸軍第12集團軍副政治委員,安徽省軍區政治委員。1996年晉升少將軍銜。 |
2016年,鎮江市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
2017年9月,被中央綜治委授予“2013-2016年度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榮譽稱號,并獲全國綜治領域最高獎項“長安杯”。
2017年11月,復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2017年12月,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鎮江市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創建市,創建工作周期為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
2017年12月15日,鎮江市榮獲2017年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城市。
2017年12月21日,鎮江市入圍2017年中國最安全城市排行榜。
2017年12月24日,鎮江市入圍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8年12月,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名第36,2018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第10名,中國創新力最強的30個城市之一。
2019年8月,被評為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
2019年8月13日,入選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2019年8月28日,入選第四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名單。
2019年9月23日,“ 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發布,鎮江排名第57。